jdb电子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先后健全了城乡医疗基本保障、取消药品加成、进口抗癌药零关税、远程医疗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也为患者撑起了健康“保障网”。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打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时间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来,城乡医疗基本保障、取消药品加成、进口抗癌药零关税、远程医疗等一系列优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相继下发,并且在实际的操作发展中也取得了一定的长效jdb电子。例如取消药品加成自实施以来,患者在看病时享受到了药价下降的实实在在的实惠。诚如华南智慧创新研究院院长曾海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实行‘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就是直接切断医院部分收入途径,降低药品价格,使老百姓603883)看得起病,减少老百姓的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缺医少药发展到如今一个庞大的医疗体系“保障网”。这是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从封闭落后逐步走向开放、进步的体现。
资料显示,1966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行性疾病,彻底打破了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杜家村的宁静,因为缺少医生和药品,好几条年轻的生命也被疾病夺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医疗水平较低,虽然从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的医疗卫生在逐步建立,但总体来看,医疗水平并不高。根据权威统计显示,1978年末jdb电子,我国医疗卫生机构17万个,床位数20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但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不过,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卫生公共服务投入不断加大,医疗卫生的总体水平有了提高。不仅如此,在制度方面,其医疗体系也在逐步完善。根据《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绿皮书显示,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从2008年的2757亿元到2013年的8280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5523亿元。但与此同时,2010年到2013年的卫生总费用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3.2%,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1.62倍。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jdb电子,201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57998.3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占28.3%,社会卫生支出占43.0%,个人卫生支出占28.7%。人均卫生总费用4148.1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4%。不仅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在持续增加,就连医疗体系也在稳步推进。2018年末jdb电子,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7万个,比1949年末增长271倍,卫生技术人员952万人,增长17.8倍。产城会高级研究员任礼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jdb电子,中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医疗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探索,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任礼军告诉记者,第一个阶段从1979年-1998年,此时的医疗改革试点启动,改革中主要涉及个体医生行医、医疗服务市场化、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医疗保险试点改革。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2003年,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也有了确立和完善,其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救助体系的设立,同时,商业保险也开始出现。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今,新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关键举措包括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监管体制的深化改革、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药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保障制度改革。需要指出的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先后健全了城乡医疗基本保障、取消药品加成、进口抗癌药零关税、远程医疗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也为患者撑起了健康“保障网”。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